賀鄉研所施晶琳同學

榮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六屆碩士論文獎助

 

鄉研所施晶琳同學以論文:「金銀紙錢的民俗意涵與圖符藝術─以台南地區為分析場域」榮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六屆碩士論文獎助,恭喜她。該獎助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鼓勵研究流傳於台灣地區之傳統藝術所訂定的獎助。只要論文題目與傳統藝術相關皆可提出申請,每年最多補助15個名額給研究生進行論文的寫作獎助。

或許,這是一種宿命吧!出生、成長在島嶼北端盆地,從沒有想過有這麼一天,自己會在南方府城落腳。20歲之前,台灣文化對我而言,曾是一片遙遠的空白。然而,2002年的初夏,我和我的十九位同學在陽光燦爛的南都,展開了我們對於這塊島嶼的重新認識。台灣文化是多元而包容的,我們探索著這片土地的文學、藝術、歷史、戲曲、宗教信仰….,關於這塊養育我們、灌溉我們的島嶼,我們以熱忱及開放包容的態度來鑽研,希冀讓我們渺小的努力,能成為將來後人研究的一方墊石。

得到獎助,還是有些意外的,畢竟是要和全國的研究生角逐有限的名額。起初,這個論文題目並不被看好,由於台灣金銀紙錢的研究,目前大多還是停留在較為表面的討論,資料收集不易。而且,社會大眾對於金銀紙錢還是有傳統觀念上的排拒。但是經指導教授與數位專家的指導,確認這是一個可以新發展的題目,所以自己此次獲獎,或許與此有關,當想發展新的題目時,一開始可能會遇到較多挫折,但是可以先初步進入田野收集資料,並請教不同的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許會激發出新的創意,以上個人粗淺的經驗提供各位參考。

此次獲獎助,非常感謝指導老師戴文峰教授對於我題目的大力支持,也感謝中研院李豐懋教授、成大高燦榮教授的鼓勵以及指引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最後,也非常感謝所上其他老師給予我的寶貴意見指導。

 

(資料提供:鄉研所施晶琳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