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50"%> 《第九屆傑出校友》

《第九屆傑出校友》

王貴美
(教學類)

50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四十學分班結業

曾任台南盲聾學校教師(南聰)
現任台北市立啟聰學校教師

讓青春伴特教 讓孩子站起來

王校友台南市人,出生於教育家庭。民國五十年自本校畢業後,即到台南盲聾學校(南聰) 服務。三年後,繼續升學,於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後,任教於台北市立啟聰學校。秉持著終身 服務特教工作的理念,為殘障學生付出心力,縱然是殘缺不全的生命,我們更應該教導他們, 如何接受…如何愛…。
王校友從事特教工作至今33年,對盲、聾、啞等殘障學生,視如己 出,付出愛心、耐心。並致力研究特殊教學法,自編適用教材,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從 事聽障教育,擔任地理科教學,且隨機加強讀唇、口語訓練,藉以言語器官的動覺,來刺激大 腦,激發學生思考的能力、分析與理解力,來提高學習的效果。此外指導學生多談、多寫,培 養語文能力,可以用筆談方式和周圍的人進行溝通,擴大生活空間,適應社會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王校友依學生性向,能力的差異,給予適當的輔導,如升大學、或瞭解就業 市場的發展趨勢。經常和畢業生保持聯絡,藉由訪談、聆聽、表達關懷,以期瞭解殘障學生的 生活情形、婚姻、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溝通方式,建立親子教育正常的心理;輔導社會福 利,技能進修的管道和就業機會;提昇工作層次和改善生活,使殘障學生能自力謀生。王校友 默默耕耘,獻身特教,令人敬佩。

梁聰明
(教學類)

南師48級普師科
中學教師檢定考試合格
政治大學文理學院教育系

曾任台南縣下營國民學校教師
台南縣興國高級中學教師、註冊組長、輔導主任
現任台南縣興國高級中學教師


推展語文教育 全心全力弘道

梁校友自南師畢業後,在國小服務期間,除認真從事教學工作外,更積極充實自我。於民國五十七年參加中學教師檢定考試合格,旋即被台南縣興國高級中學延聘擔任國文科專任教師。民國七十七年以第二名成績考進政治大學文理學院教育系進修。目前擔任興國中學國文科國中部總召集人,對國語文教育之推展、補充教材之編寫、國語文教學之研究改進,全心全力投入。
梁校友曾於民國五十四年參加全國性政治考試會考,以全國第三名成績考取「政士」,榮蒙總統親頒「績學獎章」,並賜宴合照。服役軍旅期間,因辦理業務表現特優,屢獲記功、嘉獎, 終於積滿三大功,榮獲當時國防部長蔣經國先生頒贈「景風獎章」。
梁校友除榮獲上述殊榮 外,對語文教育之推展更是不遺餘力。他曾參加台南縣國文科命題競賽,榮獲特優第一名;參加 救國團舉辦「文藝創作」徵文比賽,榮得教師組第一名;參加兩次南縣演說決賽,分別榮獲第一 、第二名。此外更利用課餘時間,義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語文比賽,也有極為優異的成績表現。
今年五月,梁校友被推薦參加中華民國私教協會和教育部合辦的「第十屆全國傑出優良教師 」選拔,在兩百多位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教育界極高榮譽的「弘道獎」,真可謂實至名歸。

劉好
(教學類)

南師52級普師科畢業
靜宜女子文理學院數理系畢業
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結業
中央大學大專教師資訊班結業
美國加州工藝大學波莫那校區研究

曾任南投縣竹山鎮過溪國小教師
台中師專助教、講師、副教授
現任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授


懷南師敦厚純樸 為數學教育致力

劉校友生長於南投縣竹山鎮的一個純樸小農村,清苦的家境使她放棄就讀高中的機會,選擇師範 學校。她事親至孝,為能照顧家人,南師畢業後,決心回到自己的家鄉小學服務。劉校友教學十分 認真,視學生如弟妹,循循善誘,諄諄教誨。雖校務與家務極為繁忙,亦不忘充實自我,服務三年 後考入大學數理系,辭去教職,靠工讀、兼家教與獎學金完成大學學業。
民國五十九年受聘於 台中師專,擔任助教之職,即潛心於師專、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並擔任數學實驗班教學, 任勞任怨,教法卓越,頗獲好評,並榮獲許多績優獎勵。此外,亦熱心於小學數學科教學輔導工作 ,對小學數學科教學的改進貢獻良多。
劉校友本著「教不倦」,「學不厭」的精神,不斷進修 、研究,至今已完成有關數學課程與教學之專著八冊,在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在期刊 發表三十餘篇文章,研究成果卓著,多次獲得台灣省教育廳及行政院國科會之優良著作獎勵。
民國八十二年起,劉校友又投入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小數學科新課程實驗教材之研究、設 計指導工作,不辭辛勞為我國小學數學課程之改進奉獻心力。其春風化雨,實事求是,無怨無悔, 貢獻智慧和心力於教育的精神,誠足為南師人之楷模。

吳國基
(行政類)

南師53級普通科
竹師專(三專)國教師資科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曾任國小教師21年、校長11年
現任台北市大直國小校長


服務奉獻 追求卓越

「長存感激、時露笑容、堅定信心、實現理想」是吳校友自勉勵學的座右銘。 民國五十三年南師畢業,無論是擔任教師、組長、主任乃至民國七十四年起歷任 永建、萬方、大直國小校長迄今,無不秉持此一信念,致力於營造和諧的學習情 境,開創精緻卓越的教育理念。
吳校友至小熱愛童軍,矢志獻身童軍運動, 歷年擔任台北市幼童軍輔導團主任輔導員、台北市中國童子軍會理事、中國童子 軍人力資源開發委員會委員、中國童子軍陽明山活動中心總幹事等職。數十年來 積極策劃各項童軍教育訓練與活動,撰選活動資料,屢獲童軍總會頒授銀羊、銀 狼及銅鹿獎章。
活力與創造是吳校友從事教育改造的動力。在永建國小任內 ,戮力生活教育,鼓勵學生「學習如何學習」;在萬芳國小四年中,精心規劃綠 意盎然的校園,並與金門縣辦理「城鄉交流活動」,提供城鄉學童彼此體驗生活 經驗,分享學習心得;承辦台北市各項大型活動,讓全市師生體驗「寓教於樂, 由做中學」的真諦。
在擔任大直國小校長任內,致力於開放教育的推展、幼 兒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說唱等傳統藝術的推廣、團體活動多姿多采的設計,更創設溫馨的愛苗活動照顧貧窮兒童,結合社區資源致力於學校社。尤其個人真誠尊重與民族開放的特性,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校園氣氛,凝聚全校同仁共識,不僅 承襲大直傳統精神,更能創新以追求卓越。故榮獲台北市八十五年度「師鐸獎」 ,更加肯定了吳校友在教育方面所付出的心力。

莊銘聰
(行政類)

南師43級體師科畢業
南師(暑)64級體師科畢業

曾任國小教師8年、主任6年、校長28年
現任高雄市四維國小校長


耕耘國教園地 譜出教育樂章

莊校友,生於高雄市又服務高雄市教育界長達四十二年,可說是為高雄市的教育發展 寫下輝煌的一頁,也為個人的生命創造燦爛的樂章。
民國四十三年台南師範畢業後, 先後任教高雄縣仕隆國小、岡山國小、高雄市光榮國小、壽山國小,以「鐵肩擔教育,笑 臉待兒童」之精神,訓練運動團隊犧牲奉獻,從不計個人得失。
民國五十七年派任援 中國小校長,接著調任舊城國小、信義國小、前鎮國小到現職四維國小,二十八年的國小 校長,可說是一步一足跡,杏壇揚芬芳。
對於校務的經營,莊校友落實五育均衡發展 的適性教育,塑造親和有禮的校園倫理,發揮教育專業精神,妥善規劃校園的每一角落, 使它成為學童的最佳學習環境。
目前在四維國小任內,積極與社區互動,爭取社會資 源,社會人士捐贈學校經費高達三千萬元,先後完成操場U跑道、司令台、生飲水系統、休 憩公園、山訓場、圖書館設備等,使四維國小成為高雄市最現代化、最先進的學校。
無數的辛勞,也贏得了無數榮譽,學校桌球隊蟬聯全國多次冠軍,培育數位桌球國手,合 唱團幾乎年年獲得全國優等,美育教學,陶藝成果名聞全國,這豐碩的成果在他獲得八十 四學年度高雄市特殊優良教師寫下最完美的註腳。無論於教育、於南師,莊校友都是最佳 的榜樣。

鄭基悌
(行政類)

南師42級普通科畢業
南師院81級進修部畢業
私立文化大學三研所結業
國立高雄師大教研所畢業

曾任國小教師、主任、校長
現任高雄市前金國小校長


校園規劃 創意為先

鄭校友為高雄縣前金國小校長,安徽省懷寧縣人,民國二十三年五月五日出生。民國 四十二年八月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南師範學校,服務期間,利用公餘勤奮向學,先後畢業於 省立台南師範專科學校及台南師範學院,並於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結業,及 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
南師畢業,即分發高雄市服務,曾任國小教師 八年,教導主任十二年,及擔任校長二十三年。服務以來,敬業樂群,教學優良,計七次 當選高雄市優良教師,兩次獲選台灣省特殊優良教師,蒙先總統蔣公賜宴,民國七十一年 以執行教育政策及研究教材,榮獲第一屆師鐸獎。民國七十六年以從事國教工作優異,獲 派代表高雄市出席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頗多建言,對改進國民教育,貢獻良多。
鄭 校友於服務校長期間曾創設一所光華國小,其突破動靜分開的校舍規劃,在當時頗具創意 ,傳為特色,對教學活動助益甚大。並先後當任台灣省國小主任儲訓班及高雄市國民中小 校長儲訓輔導工作,不辭辛勞,對培訓優良師資,貢獻良多。另對國民教育教學之研究, 頗能用心,先後參與編輯及編著之書刊有:「國民小學體能教學研究」等九冊。

謝文全
(學術類)

南師52級普師科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
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小學教師兼人事管理員及訓導主任
國中教師
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兼進修部主任
國立空中大學兼任教授
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秉持良心 用心耕耘

謝校友出生於嘉義朴子的農家。自小一邊求學,一邊幫忙農務,故養成了克苦耐勞的習性 。初中畢業後,因家境清寒,乃選擇母校就讀,藉公費完成師範教育。畢業後被分發至台南 市的國小服務,並先後兼任人事管理員及訓導主任。因工作努力及教學有方,曾被選為台南 市54年度的優秀青年,接受表揚。服務期滿後,保送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深造。師大 畢業當年,即通過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並被分發至台北市的國中服務。民國61年又通過教育 部的公費留學考試,赴美專攻教育行政學,先後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碩士及愛荷華大學的 博士學位。
民國65年自美返國服務,進入台灣師範大學任教,至今仍堅守著工作崗位。 在師大任教期間,認真負責,曾被聘兼任進修部主任,並獲選為教育部77學年度大學特優教 師,以及81年優秀教育人員。同時因學術研究成果顯著,除經常獲得國科會的獎助外,並兩 度獲得傑出研究獎。著作及論文頗多,主要集中於教育行政、學校行政及中等教育領域內。
謝校友除對研究與教學頗為投入外,對服務工作亦十分熱心,如先後擔任數個教育專業團體的 理監事,並曾擔任中國教育學會及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的秘書長,因服務良好,曾獲全國教 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頒贈「木鐸獎」及「服務獎」。
綜觀謝校友的為人處事,其所服膺的 理念是「秉持良心做事,一切盡其在我;用心耕耘,不強求功名」。謝校友對母校一直心存感 恩,因為有母校師長的培育教導,才能奠下他日後成長的穩固基礎,今後他仍會在此基礎上, 繼續為教育及社會服務。

林智信
(學術類)

南師藝師科畢業
台南師專普師科

曾任全省美展評審委員、全國版畫展評審委員
54年獲全國第一屆優良教師
59年獲畫學會金爵獎
70年獲台灣省政府藝能獎
71年獲國立歷史博物館榮譽金章
74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79年獲北京版畫世界魯迅金獎
83年獲日本現代美術協會(十三回)油畫新人賞
84年民國日本現代美術協會(十四回)油畫日現賞
85年獲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
85年獲吳三連獎之西畫類「吳三連藝術獎

掌握鄉土 洋溢鄉情

林校友台南縣歸仁紅瓦厝仔人,生長於民風純樸的農村,因此農家生活寫照,成為早年創作靈 感泉源。初中畢業後即投考台南師範學校,進入藝師科就讀,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啟迪與薰陶,或 許因環境使然,特別喜愛木刻,且以木刻版畫奠定他在美術界的地位。
林校友的作品深具民間特色,舉凡農舍、稻田、牧童、水牛、鴨群、迎神賽會、市集、節慶等,皆 為描繪主題。他以純熟刀法刻畫出遒勁的線條,藉多版套色或彩繪施色,呈現結實而多層次的色彩 塊面,融合線性與繪畫的表現法,藉台灣民俗藝術豐富的色彩,建立其版畫特有的面貌。此外,他 還期許自己能踏出版畫的藩籬,希望成為多樣化的藝家,林校友說:「我以畢卡索為學習榜樣,不 但要能刻、能畫、且要能雕、能塑。」
在教育方面,林校友致力於兒童美術教育,曾指導兒童 參加中、日、韓、菲、德、義、港、印度等國家地區國際兒童美術比賽,且屢獲嘉獎,也是一位卓 越的教育工作者。
林校友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以「台灣鄉土」作為創作題材,將台灣這塊土 地有情、有愛的面貌,透過內心的感動,以藝術表達的手法加以描述,並利用展出機會,廣泛介紹 給國內外觀賞者。以長卷版畫「迎媽祖」為例,花了20年心血,詳實記錄本土百姓的信仰、啟示人 民行善止惡、教化子民認知傳統文化、特殊民情,將陣頭、藝閣、藝陣民俗等,融進藝術作品中, 為下一代留下了可貴的文化見證。

富永一朗
(學術類)

日本大分縣立佐伯中學畢業
南師本科畢業
1952年由九州大分縣前往東京專攻漫畫工作
曾任日本大分縣佐伯市小學教師五年

1987年榮獲日本漫畫家協會大賞
1992年榮獲日本國家紫綬褒章

懷念南師點滴情 創建漫畫美術館

富永校友幼年時代命運坎坷,家境貧寒。三歲時父親亡故,十二歲時與母親別居,由 親戚撫養,自小堅強的骨氣,培養他任勞任怨的精神。於佐伯中學畢業後,決心單身赴 台灣,考進台南師範學校本科,畢業後回國,在佐伯市小學從事教學工作五年。
富永校友對於漫畫深感興趣,為展現其理念,創造新技巧,單身轉進人才濟濟的東京首都 ,在環境生疏與財資不足之困難下,發揮「南師精神」,不眠不休,漸露出其才華及天資 。
其著作內容豐富、具有浪漫氣息,例如:一朗、一朗忍者考、一朗女忍譜、一朗魔 界傳說、我的愛....等,廣受各界喜愛,成為日本最暢銷的書籍,堪稱日本一流漫畫家。 而他的演講口才流利、內容輕鬆、舉例豐富且符合社會現況、民間習俗、青年男女需要、 浪漫的人生觀,致使演講中掌聲不絕,邀請者眾多。
富永校友自少從京都、福島、大分、台灣、再回到大分、東京轉居各地,生活中看到、學 到的很多,對現在所有活動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成長的時代及在台灣生活的一切,對他 的人生與畫業影響最大。在台南所看到的藍色的天空、紅色的鳳凰木、溫馨的人情....,都 是他深深懷念的,也是他後半生畫業的大成集,作為豪華限定本的資料。現在富永校友專心 籌建「全國漫畫美術館」,並計畫將豪華限定本之原畫陳列其中,完成宿夢。

黃振福
(服務類)

南師48級普通科畢業
淡江大學畢業

曾任中小學教師
台北市教育局股長
台北市區公所主任秘書、區長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編譯室主任
總統府參議、參事、機要室主任
現任總統府第二局局長

克盡職份 胸懷南師

黃校友南師畢業後,在擔任教職不久,即轉任行政工作,倏忽三十餘寒暑。面對時空的 星移物換,不禁感嘆歲月的無情飛逝。
在三十餘年的公職生涯中,經歷不少甘苦。其 間體驗最深切的,莫過於當一位克盡職份的公職人員,對服務人群或是創造個人前途的重 要性。
塑造克盡職份的工作態度因素,固然很多,個人以為學校教育的薰陶,影響最 為深遠。在這裡,不能不提到縈繞全體南師人胸懷的「南師精神」。南師精神,對尚未離 開學校的同學來說,不覺得有什麼,等到離開學校之後,這個當年不覺得有什麼的符號, 會在您身上產生微妙作用,成為奮發前進、展現活力的激素根源。因為「南師精神」是無 數師長和無數校友長期以來,共同心血所灌注匯聚的榮譽和信念。對全體南師人來說,是 一股受用不盡的精神力量。只要善加體現,必能有所收穫,相信這是全體校友共同的感受 。
南師精神是全體南師人代代相傳的薪火,如何發揚光大,再登新境,更是全體南師 人的責任和義務,願不揣譾陋,以此共勉。

陳勝三
(服務類)

南師58 級國校師資科畢業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研所結業

台南縣督學、課長、主任督學、文化中心主任
嘉義縣教師、主任
台灣省教育會理事、中國救國團嘉義團委會副主任委員
現任嘉義縣政府教育局局長


堅持教育理念 推動教育革新

陳校友生於鄉村,本淳樸耐勞氣息,矢志服務地方,奉獻教育。母校畢業即滿 懷教育熱忱,自勵以求成長,由教師做起,經督學、課長、主任督學、文化中心主 任及花蓮、屏東、嘉義等三縣教育局長,不僅堅守教育崗位,更積極嘉惠偏遠及山 地地區之弱勢族群,力求城鄉教育均衡。為更具體發揮所長,遂於八十四年間,經 台灣省教育廳高中職校長甄選合格,正列冊候用中。
陳校友對革新行政,信而 有徵,首重確立教育人事制度,安定教師服務情緒。對特殊教育推展投入更多,承 辦多次台灣區身心障礙冬、夏令營,普獲高度的肯定與讚揚。為了照顧就學有困難 之學生,成立嘉義縣民和國中,以家庭變故而中途輟學、無法適應一般學校生活、 且貧困無力就學學生為對象,全部免費供膳宿並培育一技之長,成為全國首創具有 示範作用的慈暉專案,獲得中央及省之稱讚。
陳校友擔任台南縣首任文化中心 主任期間,積極推動文化建設,爭取社會資源,績效卓著,奠立發展基礎。目前他 為推動嘉義縣之文化活動,不遺餘力,一方面積極推動文化中心之成立,另一方面 促成為紀念百歲美術家而成立的『梅嶺美術館』捐贈縣府,納入文化中心的運作, 期能為嘉義縣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活動空間。
陳校友擔任教育局長十餘年來, 本著無怨無悔的精神,無論執行上級的政令或釐訂教育方針,均能把握重點、講求 方法,以順應時代的潮流,尤其重視國民教育第一線的教師,雖幾度獲提拔擢升機 會,但皆為其服務地方教育的心願所惋辭。他秉著飲水思源之胸懷獻身教育,雖不 敢自伐其功、自薦其能,但凡是走過的必有其痕跡,流汗耕耘之後必有收穫,更深 深感受『教育的根雖是苦,但果是甜』的味道。

黃慶芳
(服務類)

南師38級普通科畢業

曾任台灣區合成樹脂接著劑工業同業公會創業理事長
台灣區優良商人代表及好人好事代表
台南金城獅子會創會會長
現任南寶樹脂化學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南寶鄉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泰國、印尼南寶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福清南寶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西港鄉慶安宮管理委員會會長
港明高級中學董事長


展現南師樸實 造福社會鄉梓

黃校友,1928年生,台南縣人。本校畢業,於國小任教數年後,由長兄留日化工博士 黃慶雲先生引介日本,學習合成樹脂及接著劑之生產技術,返台後即於1961年創辦南寶樹 脂化學工廠,1968年首創水泥漆名詞,推出815水泥漆,迄今仍為國內第一知名品牌。
南寶樹脂在其正派經營、踏實作風之下,優良的產品廣受國內外製鞋、製漆、建築、包裝 、印染、合板、電子及食品等產業的使用與信賴,為引進先進產品與技術,於1971年斥資 成立研究所,於世界知名廠商如美國杜邦、德國赫司特、拜耳公司、日本早川株式會社、 神東塗料公司及法國Repoline公司等技術合作,進而帶動國內製鞋塗料、包裝等工業之技 術水準的提升。
為配合國際化潮流,自1988年陸續在泰國、印尼、大陸設立生產工廠 ,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而揚名海外,因其在工業領域發展的事跡,1989年被推舉為台灣區 合成樹脂接著劑工業工會創會理事長,為促進合成樹脂接著劑同業之交流合作,奉獻其豐 富的經驗與心力。
為了發揮自我興趣,並推展多角化經營,於1983年創辦南寶鄉村實 業股份有限公司於台南縣大內鄉,經營高爾夫球場,為忙碌的台灣工商業界人士提供一處 正當休閒綠地環境。
黃校友之經營理念乃本著〝公司成長、員工分享、創造利潤、回 饋社會〞的精神,歷年來,除了獲頒優良商人、好人好事代表,並於西港鄉成立港明高級 中學,擁有優良師資及教育環境,大學升學率高達99%,為台灣孕育優良的基礎人力;在 回饋鄉里方面,更積極贊助台南縣文化中心活動,捐助西港鄉消防隊救護車,且榮任台南 縣生命線協會常務監事及台南縣文化基金會常務監事,其在工業界卓越的成就與在社會文 化的貢獻,相互輝映出現代成功企業家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