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50"%>
《第七屆傑出校友》
謝枝明 (教學類)
南師46級普師科畢業 高雄師院國文系畢業 高雄師院國文、教育研究所進修結業
曾任國小教師、嘉義高中教師 81年榮獲第25屆中國語文獎章 82年榮獲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評選為第一屆高中優良國文教師 現任嘉義市興華高中教師
一生默默耕耘 愛心廣被學子
謝校友台南縣後壁鄉人,自幼勤苦耐勞,進取好學,奠定日後從事教育的根基。民國46年自南師畢業後,在國小服務十一年。57年獲保送至高雄師院國文系就讀,在校四年中曾多次獲得各項競賽第一;擔任活動中心總幹事,榮獲大學院校優秀青年代表及群育獎。畢業後受聘嘉義高中國文教師兼導師。73年先後進國文研究所、教育研究所進修,其勤勉好學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謝校友從事國語文教學20餘年,成績斐然,貢獻卓著。指導學生閱讀、寫作,參加競賽等,皆著有成效,於推廣語文教育,不遺餘力。他本著對教育的執著及熱忱,以「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為信念,辛勤教導學生,對於單親家庭,或身遭變故及貧困清寒的學生,更特別關照與愛護。他深知生活教育與品德教育的重要,秉持「身教重於言教」的精神,處處以身作則,以愛心和耐心,循循善誘,期能建立校園倫理,樹立師道的形象。 謝校友深富研究精神,有感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最快樂的事,為了教育學生,更應充實自己,才能使教學「更上一層樓」,而收教學相長的效果,所以課餘從事研究創作,著作甚豐。其《談李商隱的詩風及詠史詩》一書,榮獲中小學教師研究創作語文類高中組優良作品;《南部地區國立師範學院七十九年度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取向調查研究》評選列入臺灣省高中組教育學術論文集。 謝校友畢生獻身教育,以慈悲的胸懷,春風化雨,嘉惠學子,三十多年不改初衷,默默耕耘。他不但是位經師,也是人師,更是良師,其犧牲奉獻的精神,堪為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王晴頌 (教學類)
南師56級國校師資科畢業
曾任成福國小、茄苳國小教師 現任新竹市竹蓮國小教師 交大、清大書法社指導老師
不厭不倦 樂育菁莪
校友王晴頌老師,從事教育卅載,負責盡職,以鐵肩擔教育之心懷,堅守崗位,奉獻心力。秉承「有教無類」之理念,培養學生德育;以「因材施教」為準則,激發學生智育;加強指導學生之體、群、美三育,期能達成五育均衡發展之教育目標。 王校友深知「強國必先強種」之重要,故關心學生體能的訓練,落實體育教學。指導學生參與各項運動,曾多次獲得縣、市級桌球和排球、田徑的前三名。他有感於美育可以培養審美能力與優美情操,多年來擔任各級學校之書法教師及評審工作,指導學生參加國際性及全國性、省、縣市級之書畫比賽,屢創佳績,對書法教育貢獻良多,榮頒79年社教有功人員及80年度全國優良書法教師。此外,他不忘科學教育乃現階段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乃鼓勵學生探討研究,榮獲縣市展的佳作、第三名及第二名。 「班級經營」是一種藝術,他特別著重班風之塑造,因經營得法,榮頒市府獎狀;參加「班級藝文活動之推展」徵文,獲教育廳評定入選。教學之餘,常配合輔導室,協助家長成長,投入班級義工,有助親子關係的和諧。 卅多年來,王老師獻身教育,不厭不倦,榮頒82年度教育部人文學科優良教師,及83年全市表揚之特殊優良教師之榮譽。他個性耿直,實事求是。常以顏習齋語:「千萬人中,須知有己,中正自持;千萬人中,不見有己,和平與物」自勉,視教育為快樂又神聖的工作,當是「南師人」之表率。
薛芳石 (教學類)
南師專64級國小師資科畢業 台灣省視障兒童混合教育實施計畫師訓班12期結業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學分班進修
曾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數學科輔導員 現任金門縣視障教育主任輔導員、教育會理事
坎坷路上 有你同行
薛芳石校友福建省金門縣人,民國五十三年任職於國小,民國七十二年轉任金門縣視障教育巡迴輔導員迄今。民國七十四年獲教育部頒贈特殊優良教師;任職教育工作已屆滿三十餘年。 薛校友從事視障教育工作,無不以學生的需求為依歸,以生活教育為出發點,養成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道德行為,並發掘其潛能,使之成為有禮貌、有勇氣、殘而不廢的好國民。十餘年來,前後已有三位視障學生進入大學就讀;83年參加台灣區殘障運動會,榮獲四百公尺及一百公尺徑賽B 組:兩項第一名、一項第二名、一項第四名,成效良好,並爭取獲得金門縣運動體育獎金給予鼓勵,增進其自信心,以促進奮發向上的意志力,提昇視覺障礙教育的教學效果。 殘障教育與殘障福利工作,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殘障福利藉殘障教育可彰顯其功能;殘障教育藉殘障福利可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有鑑於此,協助策劃辦理金門縣殘障人口普查工作,建立完整的殘障資料,作為推展殘障福利之依據;同時認為殘障者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協助成立「金門縣殘障福利協進會」,以促進殘障福利之運作。凡此,皆本著「扶持」來推動殘障福利工作,其終極目標在於提高殘障教育水準。 薛校友本著熱愛生命的胸懷獻身特教,在殘障者人生道路上,有他愛的扶持,將不再坎坷難行了。
林顯茂 (行政類)
南師41級普師科 日本東洋大學社會學碩士 高考教育行政及格
曾任中小學教師、主任、校長 教育局主督、股長、科長 高醫、高師大副教授 現任高雄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願為教育革新先鋒 莫道成敗得失
林校友南師41級普師科畢業,高等考試教育行政及格,並遠赴日本東洋大學進修,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專攻青少年輔導。 畢生獻身教育,在教學與行政上均卓然有成,尤以20多年前創辦高雄市瑞豐國中,從事多項教育改革,最為人稱道。當時他在學校組織形態及經營方法上力求創新,著重生活教育與輔導工作,其創舉有:(1)「男女合校合班」(2)「學年主任制」(3)「雙導師制」(4)「榮譽制度」(5)「大哥大姊」輔導制(6)每月「懇親日」制(7)兩班教室中間設「導師室」(8)全校校舍皆採「雙面走廊」(9)廢除記過懲處等,凡此種種,莫不以愛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依歸,因而榮獲行政院頒發「研究發展獎」及教育部頒發「指導工作特優獎」。75年更獲全國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當是名至實歸。 教學之餘,熱心公益,擔任張老師指導委員及公私立社會工作機構諮商顧問多年,對青少年輔導、學校諮商及社會個案工作之臨床研究貢獻良多。他著有「王明德教學法」、「職業指導之理論與技術」、「個案諮商工作的人際關係」等24冊,發表教育相關論文、譯述一百多篇,散見於國內各教育刊物。 林校友當年創辦瑞豐國中,突破傳統,創新教育,遭遇重重困難和阻力,毀譽參半,但及至今日已深受教育界高度的肯定與讚許,他致力教育革新的氣魄與眼光,實令人稱善,今日回首來時路,當也無怨無悔了。
田博元 (行政類)
南師49級普師科畢業 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碩士
曾任國小、中學教師 台灣師範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及訓導長 現任華梵人文科技學院院長
擁聖哲情懷的教育家
從民國46年8月,踏入南師校園起,田校友就清楚自己將終生奉獻給教育。「教育」,既是一種聖潔的工作,也是一種不需回饋的奉獻。但是,教育卻又是一種責任,需要無量的智慧與慈悲胸懷。所以,為了充實自己,提昇自己,他再負笈北上,繼續深造。民國五十八年起,執教於師大,直至81年8月,接掌華梵人文科技學院迄今。 教學與研究的工作,一直是他從事教育生命的內涵。二者相輔相成,兼融並重。他的學術研究,以佛學與史記為主要方向。佛學是提供人們智慧與悲情的活水源頭,史記在於激發人「究天人之際」與「通古今之變」的省思。民國七十三年起,在偶然因緣中,他開始接觸教育的行政工作。他把「行政」,定位在教育的環節上,這與他奉獻教育的初衷吻合。多年來,在教學與行政的工作上,行政工作給了他在思維「教育」問題上,有了更寬廣的空間,對其從事教育的工作,助益良多。 劉真先生認為教育家需具備四個要件,即「慈母般的愛心、園丁般的耐心、教士般的熱誠、聖哲般的懷抱」。走在教育的道路上,田校友是無怨無悔的。因為,從造就人才的教育工作中,他逐漸體會到聖哲懷抱的真正意義。
薛梨真 (行政類)
南師64級國資科畢業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碩士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博士
曾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 現任高雄市坪頂國小校長
創意行政 出類拔萃
薛校友民國64年自母校畢業,加入國民教育工作行列,歷經國小組長、主任、校長等職務,從事學校行政工作十餘年,均恪守行政人員本份,努力落實教育政策,其辦學理念與績效多次獲行政獎勵,並於民國82年獲行政院頒「傑出研究獎」,民國83年當選「特殊優良教師」,獲頒「師鐸獎」,充分發揮「南師人」勤奮好學之精神。其具體優良事蹟分別引介如下: 民國72年起,每年均提一篇以上研究著作參加評選,獲行政院、教育部、高雄市政府及高雄市教育局等單位獎勵共計十九次。 坪頂國小是一所偏遠的小型學校,人力、財力資源甚缺。八年前薛校友初接掌坪頂國小,以無比的熱忱,在校地尚未撥用無法建廚房的情形下,首創由鄰近學校供應先例,解決師生用餐問題。為改善學習環境,提昇教育水準,投注許多的心力,貫徹教室「視聽化、家庭化」理念,使坪頂國小在民國78年每間教室擁有電視、錄放影機,至民國82年,每間教室均成為設備完善的小型視聽教室,支援教學及增進學習效果甚多。此外,在校園美化、社教工作、親職教育、六年國教執行成效、教具管理、誠實教育等多項考評,均受肯定,屢獲記功與嘉獎之獎勵。 其辦學理念與事蹟,如:「教室家庭化創意」、「推展社區教育與成人識字教育」、「親子系列活動」、「設計五育學習卡」、「教師進修活動」、「關懷單親兒童系列」等,均曾獲聯合報、國語日報、中國時報、高雄教育簡訊等媒體報導。
蔡貞雄 (學術類)
南師47級體育科畢業 臺灣師大體育系畢業
曾任國小教師,臺南師專講師、副教授、教授 臺南師院教授兼訓導長 現任台南師院教授兼總務長
體育學術研究的尖兵 體育教學發展的老兵
民國47年畢業於南師,52年回南師任教。蔡校友在「南師學習、成長」,也在「南師犧牲、奉獻」,南師是他生命的第一執著、人生的第二個家。 蔡校友返回母校任教,秉承南師「仁智誠正」傳統精神,本著「教學相長、精益求精」的原則,不斷改進教材教法,持續教學研究工作,積極闡述教學心得。秉持「教育愛」的理想,抱著「愛子女」的情懷,時時愛護學生、關懷學生,視學生如子女,深受學生愛戴。故榮獲八十二學年度的「大專校院教學特優教師」。 在母校服務期間,他戮力協助校長推動各項行政工作,為南師發展奉獻畢生精力,曾任課外活動組組長、體衛組組長、訓導主任、訓導長、總務長,行政經驗豐富完整,襄助校務發展,功不可沒。 蔡校友平日除積極從事教學工作與推動行政業務外,對體育學術研究不斷創新發展,對改進體育科教學更是不遺餘力。著有「運動訓練」、「國小單槓運動教學研究」、「能力本位師範教育體育科基本能力」、「體育教學研究」、「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學」、「體育科能力本位教育計劃學生手冊」、「體育科能力本位教育計劃教師手冊一至三冊」及「國小體育教學研究」等書,並在各種學術刊物發表數十篇論述。此外,為落實體育研究成果,蔡老師更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教學活動,推動體育教育,如擔任「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體育測驗與統計科撰述委員」、「國立編譯館師範專科學校體育科教學研究教科書編審委員會委員」、「省立各師範專科學校實施能力本位教育體育科研究推行小組委員兼執行秘書」、「教育部修訂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委員會體育科課程標準修訂小組委員」及「教育廳國民體育委員會委員」。
黃營杉 (學術類)
南師48級普師科畢業 中興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博士
曾任小學教師、財政部專員 聲寶公司處長、美國聲寶公司副總裁 中華彩色印刷公司總經理 羽田機械關係企業執行長 大學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現任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校友會會長
理論與實務融會貫通的企業管理巨擘
黃校友普師科48級畢業,先在臺南市長安及東光國小任教三年,之後進入中興大學經濟學系就讀,在艱困的經濟環境下刻苦力學,成績優異,普獲師長肯定,以獎學金渡過大學生活。畢業即考取經濟行政人員高考第一名及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取得企管碩士後,辭去財政部專員之職,抱持改善並提昇臺灣企業經營品質之理念,投考聲寶公司,從業務員幹起,在14個月間升任至企劃部經理,規劃並推動其行銷策略,使該公司成為當時臺灣十大民營企業之一,旋昇任處長,再轉任美國聲寶公司行銷副總裁。返國後再考入政大企研所博士班,並就任中華彩色印刷公司總經理,以改善該公司之營運,而獲頒全國傑出經理,蒙 總統親自頒獎。旋應羽田機械公司延聘為關係企業執行長,總攬集團事業之營運。 黃校友管理理論與實務兼備,學貫古今,為具實務造詣之知名管理學者,對行銷學及策略管理著力尤深,其「中國兵家之管理思想」著作更為難得之創作。現任教職,培育企管專才,並從事經營指導、學術研究及社會服務工作。
吳明清 (學術類)
南師52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博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研究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博士候選人
曾任國民小學教師、國民中學教師、台灣省教育廳專員 教育部專員、科長、秘書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授兼初教系主任 現任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致力教育研究 獻身師資培育
吳明清校友係台南縣人,本校52級普師科畢業,畢業後分發至台南縣玉豐國小服務,三年後保送師大教育系進修。畢業後,分發台北市民族國中任教,翌年通過高等考試教育行政類科考試,並考取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自此接觸教育學術研究領域。六十三年獲碩士學位後,至教育廳第四科服務,任專員,承辦地方教育行政業務。隔一年,考取師大教育研究所博士班,遂辭職就讀。六十六年,獲教育部公費赴美國史丹福大學進修一年,返國後至教育部服務,任專員、科長、秘書。七十二年,完成師大教育博士學位,旋以行政院公費赴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進修,獲得碩士學位,並取得博士候選資格。七十五年進修期滿返國,回教育部繼續服務。翌年,師專改制,乃應聘至台北師院任教,並兼任初等教育系主任。八十一年初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乃任教於研究所兼所長職務。 吳校友任職師範學院,雖忙於行政與教學,但仍致力教育學術研究工作,尤在教育研究方法論、教學研究、教育改革與行政等方面,頗多精闢論著。所著「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乙書,頗受學界肯定,也是目前普受歡迎採用的教科書。近作「校園民主化的課題與對策」、「教育開放與開放教育」、「班級文化與輔導」等文,均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吳校友致力教育學術的研究與推廣,默默獻身師資培育工作,不僅充分表現南師精神,也展現教育學者的風範。
王和雄 (服務類)
南師49級普師科畢業 政治大學法律系學士 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博士
曾任台南市土城國小、安順國小教師 台北地方法院推事、主任檢察官、 台灣高等法院檢察處檢察官、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處首席檢察官、 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檢察署檢察長、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法務部參事、主任祕書 現任司法院大法官
隨緣盡分 隨處圓滿
民國30年生於台南新市鄉下,幼時家貧,但憑著一股力爭上游的精神,終於學有所成,在法律上卓有建樹。 南師普師科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台南市土城國小、安順國小。為求更上一層樓,乃參加大專聯考,如願進入政大地政系就讀,一年後轉讀法律系,從此踏入法界,走出一片璀璨的天空。大二暑假,即通過普考書記官考試,獲中等第一名;大學畢業當年又順利考上司法官;翌年,考上政大法律研究所碩士班。為充實自己,追求更高深的知識,王校友乃一本積極進取之精神,進入政大法律研究所博士班就讀,經八年半工半讀,始獲得博士學位,其勤學不倦之精神,足為世人楷模。 王校友嫻習法律,任職法界20餘年,從台北地方法院推事而至今貴為司法院大法官,一路行來,成績斐然。任職期間,曾負責草擬國家賠償法施行細則,並奉派赴美、日考察國家賠償業務,77年奉命草擬「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草案」,另又兼司法官訓練所訓導專員及教務組長,並於大學兼任教職,不論在什麼崗位上,他始終以誠懇、實在、負責、厚道為待人處世之本,而堅守倫理、道德之理念,更是他整個人生觀中不可缺少的支柱。 古云:「世事每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真正的成功不是屬於跑得很快的人,而是屬於不停地在跑的人」、「人生立志,目標要高遠,胸襟要開闊,動機要單純」等格言,帶給他甚多的啟示,更使他體認到人生之最高境界,不是成功,而是圓滿,如何「隨緣盡分」、「隨處圓滿」始終是他不可或忘的課題。
王得山 (服務類)
南師48級畢業 政治大學財稅系學士 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碩士
曾任小學教師、財政部稽核組組長 台北市國稅局副局長 台北市稅捐處處長 現任財政部長台灣省南區國稅局局長
財稅專家 愛心辦稅
王得山校友,南師48級畢業,即在台南市任教,三年服務期滿,改習財稅,獲得政大財政究所碩士學位。先後曾經任職中央銀行、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台北市稅捐處,現任台灣省南區國稅局局長。 王校友在不同的領域中,仍秉持著南師人服務、盡責之本質,依循南師「仁智誠正」的傳統精神,以誠信、廉正為原則,辦理財稅業務,卓然有成。八十年三月出任台北市稅捐處處長,一方面落實納稅服務,另一方面加強查核清理欠稅,年度稅收由七十九年之 970億元,增至八十二年之 1,396億,成長之快,歷年少見。八十三年三月調任南區國稅局局長,配合地方特性,實施「愛心辦稅」,績效應可期待。
張有惠 (服務類)
南師48級普師科 台灣師範大學童教科畢業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 政治大學企管所企家班 馬德里大學政治社會學院博士班研究
曾任國小教師、國中訓導主任 行政院人事局專員 經濟部科長 國營事業委員會主任 台糖公司副處長、顧問、經濟部參事、顧問、 台鋁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現任台糖公司總經理
本著愛的教育心 成台糖經營之神
張有惠校友,南師48級畢業,任教國小三年中,教學認真又富愛心,深得家長及學生愛戴。師大畢業後進入中學服務,表現亦極優異,廿七歲即擔任台北市建成國中創校首任訓導主任,迄今,該校仍有許多訓導規章出自其手。後來,由於高考及格,而轉入行政部門服務,雖然經歷許多工作崗位,但他從未改變師範生的本質─愛的教育心。憑藉著這顆心,接任全國最大企業─台糖公司的總經理,僅兩年的時間,便將公司的營業額,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業績蒸蒸日上,不但轉虧為盈,而且發給員工的績效獎金,更較以往增加一倍以上,全體員工莫不歡欣鼓舞、士氣高昂,使得台糖柳暗花明,前景充滿希望。 張校友時常勉勵自己,要以謙虛的心去經營台糖,而且他永遠像個老師一般地教育員工,學習以友愛之心,愛公司每一個人、事、物,他更懂得如何去激勵員工,發揮團隊精神並散發潛能,創造業績,因此,台糖在他領導下再創奇蹟,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