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50"%> 第六屆傑出校友

《第六屆傑出校友》

郭清雲
(教學類)

南師42級藝術科畢業
南師64級國資科畢業
南師80級初教系畢業

曾任台南縣國小教師、衛生導師、部主任、分校主任、教導主任、教務主任
國教輔導團美勞科輔導員、美術科優秀學生實驗班教學輔導教師
台南縣書法學會理事、南瀛美展籌備委員
現任台南縣鹽水國民小學教務主任


惜福造福 奉獻教育

「以火冶鋼、以鋼立人、以勤攻事、以事造人是為信條,認人為之實,不認為之虛,萬事惟真可共,一切惟誠而成」這是40年前郭校友的同學-羅青雲在同學錄為他所題的字,他以此為終身的座右銘,支持他全心全力投入教育事業,回顧40年的所有,他非常慶幸自己的抉擇永無悔。
51年受沈金山先生之託設計勤學、秩序、整潔三項錦標,取材以新穎美觀的壓克力板、奇麗板,創意奇佳,訓育效能大,全省各校紛紛採用。
55∼58年他擔任縣美勞科輔導員,極力推展被冷漠的美勞課教學的落實,到各校做教學示範、座談,鼓勵級任老師也能教好美勞課的信心。62∼65年應聘為美勞科優秀學生教學輔導教師,在月津國小創辦該項教學輔導成效良好並編印專輯供參考。
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花生棉襖是他撰寫,敘述小時候困苦生活的片段和所求,啟示今日的我們該惜福、造福。
他指導學生參加多項競賽,曾經榮獲優勝佳績計有國際性11次、全國性2次、地區性59次之多。他個人藝術作品曾參加多次美展如南縣教育展、全省教員美展、南美展、省展、當代美術大展等,都有優異表現。74年完成鹽水國小中正堂兩幅大型浮雕,現繼續在前庭花園塑造一座五育並重的立體雕塑,作為學校精神堡壘。
教學要藝術化、科學化是他一直執著的教育理念,因此80年參加教育廳主辦的首屆「優異教學技巧」徵文榮獲美勞科特優獎,並蒙教育廳長頒發獎狀鼓勵。
郭校友72年當選縣特殊優良教師;62年膺選為台灣省特殊優良教師並蒙先總統 蔣公款待國宴;73年再度獲殊榮接受師鐸獎;81年膺選績優教育人員參加短期出國日、韓兩國考察。從他的事蹟表現及所獲殊榮,堪為「南師人」之光。

???????

蔡政雄
(教學類)

南師42級體育科畢業(第一屆)

曾任台南縣新化國小教師、部主任
嘉縣國教輔導團體育科輔導員、代主任
生輔體衛組長、訓導組長
中華民國手球協會競賽組副組長、裁判組副組長裁判委員會委員
台灣省手球協會裁判組長、嘉義市手球委員會總幹事
台灣省手球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現任嘉義市育人國小體育教師
嘉義市手球委員會總幹事
台灣省手球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功在體壇 無怨無悔

蔡校友於民國42年畢業於南師體育科後,推動體育工作不遺餘力,利用寒暑假及每天降旗後訓練球隊。參加比賽總是捧著獎杯回,所獲大小獎杯有一百多座。其中最高層次是69年區運獲女子手球亞軍,76年獲全國中正杯手球賽社女組冠、亞軍,社男組亞軍,風光一時,為地方爭得無上光榮。
蔡校友除了體育是專長外,對科學教育、環保、綠化美化、視力保健、交通安全、生活教育、端正禮俗、改進教材教法、提高教學品質等工作的推動也不遺餘力。指導學生參加中小學科展,連獲73、74年化學科、77年地球科學、生物科優等,並代表嘉義市參加全國科展。
畢業迄今已40年,堅守崗位,認真教學,工作負責,待人以誠,處事以公,深獲長官、同事、學生的器重與愛戴。歷年考績極佳、優良事蹟、工作績效、研究發展、競技比賽績優,特殊功蹟,操守廉潔等亦有卓越表現,57∼67年二度膺選特優教師,先後蒙受先總統 蔣公召見三次。
由上述各種事蹟可看出,蔡校友一直為教育下一代及改善社會風氣而付出心力,認真負責獲多項殊榮,甚為難得,非但資深而且績優,堪稱「南師校友」表率。

蔡阿鶴
(教學類)

南師45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

曾任小學老師
省立嘉義師範學校教師兼教學組長、師專講師、副教授、教授兼主任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
現任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教系教授


教學研究不倦 獻身特教無悔

南師三年師範教育的薰陶,使她決心投入百年樹人的教育園地裡,做個勤奮耕耘的園丁。45年仲夏,帶著母校師長的叮嚀與祝福,揮別紅樓,返鄉貢獻所學。三年服務期滿,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到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深造。博覽群書,精研教育學理,益增其獻身教育的信念。師大畢業,任教於嘉義師範、師專、師院,迄今屆滿30年,榮獲行政院頒給「壹等服務獎章」。她教學認真,自修勤勉,曾兩度到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皆以優等成績結業;又多次出國參觀考察歐美、日本、紐澳等先進國家的特殊教育及殘障福利措施;期不斷充實新知,提升教學品質。
蔡校友以經師兼人師自我鞭策,其教學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於81年榮獲部頒大學校院「教學特優教師獎」。治學時精勤不懈,論文著作逾百萬言。多次獲教育廳、教育部及行政院國科會等多項學術著作獎,尤以全國教育學術著作「木鐸獎」最具殊榮。
蔡校友熱心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0餘年如一日。常到國小特殊班級教學輔導,時往各地做「特殊兒童親職教育」演講,足跡遍及台灣各縣市,更將其部分著作贈予心路文教基金會出版親職教育叢書五冊,嘉惠無數特殊兒童的父母。她於77年榮獲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頒贈「功在特教」獎牌,這不僅表彰她在特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更是對其無私利他的服務精神之肯定。

黃孝棪
(行政類)


南師41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 曾任國小教師、主任


教育局督學督學、股長
國中校長
教育局長、專門委員
高工校長、高雄市教育會理事長
現任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行政專材 獻身教育

民國41年,黃校友南師畢業奉派高雄市忠孝國校服務,越年以弱冠之齡擔任三千學生之訓導工作,雖工作繁忙但從不懈怠。47年秋,入師大教育系深造,51年畢業後任高雄市政府額外督學,旋經省府核派為高雄市政府教育科中等教育股長,任職期間,克盡職責,策劃周詳為高雄市教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民國55年夏,他負責籌設五福國中之前身市立十二中乃日夜運籌,不敢倦怠,由於辦學有計畫,復被指定為以生活為中心之實驗中學。
民國65年,接掌屏東縣教育局長,更不遺餘力推展全人教育,拉近城鄉差距、充實設備、改進教材教法、落實教學正常化、改善學習環境,以全面提升教育水準。由於績效卓著,民國69年調升高雄市教育局專門委員並籌辦中正高工,他一本過去執著之精神,認真創校並擔任首任校長。民國78年調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為教育事業擔負更多的責任,除戮力於高雄市教育的發展並參與教育政策的擬訂與改革。
黃校友於教育界服務近40年,曾獲大功、小功數十次、專案考績十餘次。59年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59年、65年兩度獲選台灣省特殊優良教師;73年獲頒師鐸獎;60年、73年兩度獲保舉為最優公務員,獲總統府頒予榮譽獎章,另獲教育部、國防部、內政部、救國團獎章多枚。他獻身教育、熱衷教育,抱持「時時為學生著想、處處為教育努力」的精神,堪為「南師校友」楷模。

李良吉
(行政類)

南師41級普師
南師專61級國資科
南師院80級初教系畢業

曾任台南縣國小教師、主任、北勢、安業國小校長
國教輔導團生倫、健教、數學科輔導員、研究員
校長主任儲訓班輔導員
台南師專結業生實習指導委員
現任台南縣麻豆鎮麻豆國小校長
台南縣教育會常務理事
台南縣校發會國小組召集人
員生聯合社理事


教育無它 愛與榜樣而已

李校友本性善良純樸、清廉公正無私,具有利人無我的人格特質。凡事以身作則,自我要求十分嚴格,務必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方肯罷休。他積極的人生觀,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至,貢獻智慧和心力給學校,因而兩度膺選全國特殊優良教師及師鐸獎,並蒙總統召見。麻豆國小在他愛心與人性化的領導下,校譽如日中天,頗獲好評。國語文競賽連續九年在台南縣稱霸,台灣區賽中亦有演講、字音字形、書法冠軍,朗讀第三名、演講第五名的記錄;南部七縣市辯論比賽、交通安全演講、應用文比賽等也名列第一;台灣省生活教育評鑑名列第二;輔導活動、社團活動、義工制度、交通安全教育之評鑑績優,堪稱無出其右,所以78學年度起名列台灣區國小績優學校之一。該校辦理學生午餐,遠近馳名,從設計食譜、議價、採購、驗收等完全制度化,每年評比都獲得特優等獎,今年宋主席楚瑜先生亦曾蒞校參觀與品嚐。
李校友從教40餘年,著有「生活與倫理教學研究」一書,咸認「教人」比「教書」重要。任內獲得記功27次,嘉獎 150餘次。81年 5月參加長青專案教育行政東北亞教育考察,同年9月服務40年資優,蒙總統邀請參加介壽堂音樂欣賞會。82年度榮膺全國中小學十大環保績優學校,第四度蒙總統召見嘉勉及當選82年台灣省模範父親。李校友公私順遂,喜事連連,誠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的最大福報。

李若一
(行政類)

南師50級普師科畢業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

曾任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科長、主任、副處長、執行秘書、處長
台灣省政府人事處副處長
現任台北市政府人事處處長


刻苦勵學 任勞任怨

李若一校友係台南縣麻豆鎮人,民國31年出生。幼年家境清寒,自曾文初中畢業後,保送台南師範,民國50年畢業,分發高雄市復興國小服務,期滿後於53年考上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57年畢業。翌年役畢,續讀該校政治研究所,60年獲碩士學位,並通過分類職位七職等考試及格,61年分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服務。
李校友就讀大學及研究所期間,半工半讀,課餘曾在初中、高中兼課,刻苦勵學,卒能完成學業。自轉入人事界後,從基層的科員做起,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抱持「人事人員為公僕的公僕」之理念,致力於人事行政的工作,歷任中央及地方人事工作,以其處事公正,待人和藹,服務熱心,75年榮獲行政院保舉最優人員。自78年調任台北市政府人事處處長後,對市府組織結構的檢討,人力運用的加強,員工福利的規劃,以及工作士氣的鼓舞著力甚多,績效優異,因而獲得82年度行政院所屬人事機構業務績效考核第一名。
李校友之夫人吳美津女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系,現任教於台北市士林高商,育有一子二女,長子及長女均已就讀大學,么女則尚讀國中。李校友二十多年來公餘並兼任大學講席,教學相長,暇時以打網球健身,家庭美滿,工作愉快,誠為一個樂觀進取的南師人。

歐陽教
(學術類)

南師四二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哲學碩士

曾任國小教師、中學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
現任台灣師大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所長



我教 故我在

歐陽校友自出南師校門,從小學生一直教到博士弟子,數十年來一直學不厭,教不倦。他自認只是一個平凡的教師,常戲言笛卡兒名言自勉與勉人:「我教,故我在。」(I teach, therefore I am.)。
歐陽校友自南師畢業服務期滿後,於民國45年考上台灣師大國文系,是年轉教育系,大三那年先後通過教育行政人員高檢與高等考試。大四結業那年以第一名考取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專攻教育哲學,畢業後考取教育部公費留英,受教於當代教育哲學大師 R.S. Peters門下。民國58年獲倫敦大學哲學碩士後,回國任教於台灣師大教育系所。
歐陽校友專長領域是教育哲學、道德教育,平常教學認真,著作豐碩,曾獲教育部特優教師獎;國科會連續三屆傑出著作獎及二十多次研究獎助,其對教育理論的研究貢獻並獲中國教育會台北市分會之木鐸獎。
歐陽先生因教學、研究及服務績優,於79年被同事推選為台灣師大教育系所第一屆民選系主任、所長,三年任滿,重新票選,再以最高票獲選連任。目前仍任教於台灣師大教育系所,主講教育哲學、德育原理等課程,其理論研究與教學,對我國教育界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蘇進添
(學術類)

南師42級普通科畢業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小教師、講師、副教授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


奉獻服務 自得其樂

蘇進添校友,民國23年出生於台南新化。民國39年經保送就讀台南師範,42年畢業後,以第一志願分發高雄市服務。歷經旗津、鼓岩、仁愛、鹽埕等國小,由教員而教務、教導主任,共20載。其間由於認真教學、熱心校務、視學童如己出;對於辦理民教、清除文盲及推動新創教學法、舉辦教學活動等,尤著績效,獲層峰記功嘉許不計其數,並屢獲優良教師之表揚。
民國60年,利用公餘進修,通過外交官領事官高等檢定考試。翌年再應新聞行政人員高等考試,一試登榜。62年經商調台北市轉任公職,共閱16寒暑。其間經常撰寫有關生活資訊專文以及創作兒童故事、短篇小說,寄稿報章雜誌刊載;並藉大眾傳播利器之廣播電視,撰寫啟發民智之文稿逾百篇送請電台播報;且創作「公而忘私」等多齣社教電視劇送由台視、中視、華視等三台製播。
十餘載之公務生涯,有苦有樂,自不待言。如因工作表現優異,奉派前往菲、泰、日等三國考察;又如在北市茫茫人海中,不出兩天即尋獲高市五名逃學出走之國中生,安然交由家長攜回;再如為趕製國際會議上運用之錄影帶,曾有三天兩夜未曾闔眼、盥洗、對鏡之經驗,鬍鬚徒長而不自知。凡此種種,雖早已化成「往日煙雲」,卻在工作中,深深體會「奉獻」之意義與「服務」之樂趣。
民國72年,考入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帶職進修兩年,獲碩士學位。78年 9月由公職退休,旋獲聘文大。81年接掌該大學日本研究所。平時喜好閱讀寫作,除「日本保守政治剖析」、「日本政治與新聞之研究」等專著及多種日語教材(其中「日文貿易書信寫作」一書,並獲教育部獎勵)之外,並時撰論文發表;「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自得其樂,不知老之將至。

陳丁奇
(學術類)

南師第五屆演習科畢業

曾任小、中學教師
嘉義市、縣督學、小學校長
現任中華民國書道教育學會顧問
台灣省美術教師學會顧問
嘉義師院書法社指導教師
玄風館主兼書道部主持


耿介風骨 書道傳薪

普師一年級時,奉 田中校長之命受訓專攻書道至演習科畢業(計 6年),並在普師四年級時奉命任「啟南書道會」會長。
曾試教於校內社團至畢業,畢業後仍繼續受訓十一載,其間任南台中、小學書道教育輔導至光復。其後仍繼續研究,培育嘉南地區書道教育至現在已有65春秋,其默默耕耘,推廣書法教育的精神,足為後輩典範。
其門人黃宗義教授說:「由於先生一身傲岸、耿介不屈的風骨,在教學和創作之餘,幾乎完全摒除一切不必要的交際應酬,尤其甚少應邀參加一般公募性的展覽活動,以至於歷年來大量的書法創作竟然鮮為人知。先生家學淵源,弱齡廣得本土書家技法薰陶,青年時期同時接受中日兩國學者傳藝,中歲以後,無怨無悔、傾囊以授的把書道薪傳的宿願寄託在來自清寒農家的師範生身上,這其中的因由實非身居要津的學官顯貴或汲汲於名利的一般俗師庸匠所能想像的」。由此可知,陳校友人品之清高,從事書法創作之苦心及奉獻教育,誨人不倦之精神。
陳校友近作「感懷」詩:少小學書歲月深,宛如呂祖學仙心,追懷往事吾天職,一片虛無白首吟。

平島正登
(服務類)

南師21級演習科畢業

曾任國小、南師實小、中等學校教師
南師書法教授二年
現任日本書道美術館名譽副會長


終身奉獻教育 書法揚名國際

平島正登先生係日本福岡縣人。於民國21年 8月以優異的成績演習科畢業。奉派任國民學校訓導16年,因服務成績優良且有書法專長,被選為南師附屬小學訓導。先生對書道有深厚的研究且有端正、靈活的技能,參加中等學校教師檢定考試及格,派任中等學校教諭20後,轉任母校南師書法教諭 2年。時值終戰遣返日本後即擔任八女津學園高等學校書道13年至退休。共在教育界服務了51年之久。
退休之後,仍在書道界活躍,為社會青年、老少服務,真是退而不休。今年已八十有二,現在擔任日本書道美術館名譽副會長(終身職)、日本教育書道連盟教授、評議員、書道大學特設講座創作講座講師,書道大學名譽講師(終身職);又創辦桂陽書道會擔任主事兼會長;並創立書研八媛會、立花町文化連盟擔任會長。
先生的作品價值非常高貴,不但在日本,在大陸亦頗受歡迎,一字值萬圓,一幅百萬圓之譜。曾被邀到大陸現場揮毫,風靡一時。
在日本榮獲最高貴書道大獎四大項:(1) 1991年12月於全日本教育書道展,漢字臨書部份獲日本教育書道連盟大賞。(2) 1992年 3月於國際ATISUTFEA書道展獲得創作優秀,日本書道新聞社大賞。 (3) 1993年 5月於第19回日本書道美術館展,獲得最優日本書道美術館大賞,日本美術館永久保存並獲頒50萬圓副賞。(4)1993 年 6月榮獲日本書道美術館最高貴「審查長賞」。
其他從1982年起1993年多次獲得最高獎達17次之多,真是不勝枚舉。先生對社會服務,其輝煌的成就,不愧是一位傑出校友。

蘇榮焜
(服務類)

南師41級普師科畢業
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

曾任國小教師、中學教師、組長
台南紡織公司秘書、副理
太子建設公司經理、監察人
現任台南紡織公司主任秘書兼顧問
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
慧炬雜誌特約長年佛學講師


半生奉獻 一世佳譽

蘇校友台南縣白河鎮人,係出白河有名的教育世家。夫人黃秀娥女士亦為南師四二級畢業,近以子女四人,俱學美出身,又分別贏得哈佛等名校博士、碩士學位,仍獲南市傑出教育家庭獎,名揚閭里,稱頌一時。
蘇校友自南師畢業後,即返鄉梓任教。及服務期滿,又入中興大學法律系就讀,得法學士學位。畢業後,重返鄉里初中任教。如斯三年,旋為已故耆宿吳三連先生延攬,在南紡副董事長吳修齊先生幕下,擔任機要工作。自此廁身企業界,與所謂「台南幫」結下不解緣。
蘇校友在南紡服務,幾長達三十年。其間,除一度外調南紡所屬太子建設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十年外,其餘近廿年時間,具擔任吳修齊先生文案及機要工作。由於蘇校友反應機敏,且學養見識俱佳,又其處事圓融,果斷明快,深得吳先生倚重贊許。
蘇校友襄贊吳先生處理機要,因緣際會,在早年南紡有成,亟須擴大經營多元化時,乃奉命參予統一、可口、太子等關係企業公司之籌設。其間,提供不少建言,且不疏略細處,皆一一達成。環顧今日南紡,得以建立「台南幫」王國,多賴蘇校友戮力效勞,實功不可沒。
年來蘇校友以即將屆齡退休,乃專職於該公司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另自民國80年起,為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籌辦全國「大孝獎」選拔,今年已進入第三年。此予宏揚孝道,導正社會不良風氣,裨益匪淺。
綜觀蘇校友出身教育世家,受教於南師,亦曾奉獻教育有年,唯衡其後半生躋身於企業界、兢兢業業、襄贊南紡三十年,卓然有成,堪稱南師校友服務社會的另一典範。



蔡調彰
(服務類)

南師47級普師科畢業
台灣大學法學士
司法官訓練所第八期結業

曾任國小教師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推事(法官)兼司法官訓練所專員
新時代基金會董事兼秘書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兼秘書長
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律師
現任律師、國寶人壽董事長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人權協會理事


從事社會服務 誠信關懷回饋

蔡調彰校友民國29年出生,於47年在本校普師科畢業,奉派回故鄉嘉義縣水上國小服務。服務期間,繼續升學進入台灣大學法律系,55年台大畢業高考司法官及格,經司法官訓練所第八期受訓,以優異成績分發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先後任檢察官、推事(法官),並曾兼任司法官訓練所專員。
蔡校友在法院服務10年,於67年辭職,在台北執業律師,除發揮種種伸張正義、維護人權的律師業務外,並熱心參與社會服務工作,與同學李伸一籌組新時代基金會兼任秘書長,結合社會學者專家從事導引社會風氣工作,關心國會運作而完成立法委員問政評估分析報告,並首倡優良計程車服務品牌的「新生活駕駛」。七十九年十一月接任公信力著著的消基會秘書長,積極維護消費者權益,不忘教育消費者才是消費者保護的基本,落實「生活即教育」中有關消費行為的教育,及消費資訊的提供。
蔡校友今年又出任國寶人壽董事長,秉持最高誠信的關懷,發揮社會服務精神,藉由危險分擔的保險功能,期望保險事業能以社會工作而回饋社會,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更見蔡校友的關心,堪為南師校友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