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50"%>
《第四屆傑出校友》
于建棟 (教學類)
南師42級幼師科畢業 南師暑期部空教班第一屆畢業
曾任幼園教師、主任、國小教師 現任省立台南啟聰學校小學部教師
愛的關懷 無聲勝有聲
于校友南師畢業後分發高雄市服務,民國四十六年受聘於省立台南啟聰學校,從此即投入特殊教育的行列,以誠心愛心教育聽障兒童,默默奉獻在無聲的世界裡,亦師亦友亦母,愛護失聰學生無微不至,她曾於民國七十二年榮登「杏壇芬芳錄」接受台灣省政府主席頒獎表揚。 于校友堅守工作崗位三十餘年,指導學生推行環境衛生及生活教育,不遺餘力。且利用課餘時間教導全校師生研修手語,對提昇教學效果有極大助益,亦曾多次參與校內、外教學觀摩活動,教法十分優異。 于校友於民國七十七年獲選啟聰學校殊優良教師,這不但表彰其對特殊教育的卓越貢獻,更是對她的敬業與專業精神之肯定。
林千鶴 (教學類)
南師49級特師科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
曾任國小、國中、高職教師、國中啟智班召集人 台北市國中特殊教育輔導團輔導員 現任台北市立大直高中啟智班教師
以愛心耐心獻身智障教育
林校友南師畢業後,即返鄉梓執教,為地方造育英才,不遺餘力。民國五十三年她榮獲保送師大教育系深造,更堅定其獻身教育之職志。 民國五十九年台北市創辦「益智班」,林校友即率先投入特教工作,協助創辦智能不足教育迄今,廿多年來,以愛心與耐心,孜孜不倦,無怨無悔,終使大直國中益智班頗具規模,業務蒸蒸日上,績效卓著,不僅榮獲民國六十年台北市國中益智班資料中心教材教具評鑑第二名,並於六十八年參加教育部修訂之「社會學習課程」實驗試用工作,因設備完善、教學認真、教材運用靈活被評定為優良學校。 林校友平日教學,勤勉負責,任勞任怨,極注意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之改進,並能兼顧學生之個別差異,她除了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比賽屢創佳績外,並於民國七十四年及七十七年參加台北市第十七屆中小學教師自製教具展,分獲特教類貳等獎及優等獎。 林校友曾於民國七十年獲教育部遴選赴美國從事特殊教育考察,七十二年榮膺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七十三榮獲台北市第一屆社會福利工作人員「金駝獎」,七十八年以「愛心及敬業精神獻身特殊教育逾廿年,嘉惠學生良多」獲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頒感謝狀。她以無比的愛心與耐心,獻身智障教育,足為南師人之楷模。
王森輝 (教學類)
省立台南一中畢業 南師64級國校師資科畢業
曾任中、小學教師、組長、訓導主任 現任台南市安平國中教務主任
教學優異 教澤廣被
民國三十五年,王校友參加台南縣政府之「國小教師」甄試,錄取後被派至玉井國小服務,翌年請調台南市協進國小任教。民國五十九年通過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國中地理科教師檢定考試,旋受聘於台南市安平國中,擔任地理科教師。同年六月考進師專暑期部就讀。 王校友對教材教法之研究頗有心得。曾多擔任國小國語科、國中地理科教學觀摩會之教學演示,成績優良。其教學認真,教法優異,辦理各項教學觀摩活動負責盡職,不但屢獲市府獎勵,且於民國四十六年及六十五年兩度當選台灣省「特優教師」,接受教育廳表揚。 王校友不但在教學上有成就,在行政工作上,亦有優異的表現。在訓導主任任內因推行社教活動有功,六十六年當選南部六縣市社教績優人員;因輔導校外生活績效優良,而一連四年榮獲台南區中等學校校外生活競賽國中組第一名。六十七年負責承辦台南市民族精神與生活教育觀摩會,七十二年辦理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國中組觀摩會,深獲好評。 王校友曾於民國七十五年,榮獲教育部頒發「教澤深長」木匾,誠為南師人之楷模。
白龍芽 (行政類)
南師40級普師科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 日本東京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 美國密蘇里大學理學碩士
曾任中、小學教師 成大兼任副教授,師專兼任教授 臺南市政府國教股長、督學,國中校長、教育局長 現任省立沙鹿高工校長
常保年輕朝氣,不斷研究創新
白校友係農村子弟,刻苦為學,勤勉樸實,他在服務國小期間,一面嚴教善導,締造卓越之升學率,一面以身作則,利用公餘進修,考取師大。他在大一時通過教育行政人員普考,大二時獲教育行政高考證書。他於民國四十六年回母校服務,不久轉任臺南市政府國教股長、督學、國中校長、教育局長,以迄今日之高工校長。民國六十六年他獲公費赴日研究學校經營,後來又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完成理學碩士學業。 白校友常保年輕人奮發進取的朝氣與活力,不斷研究創作,至今已出版多本作品:(1)國校體育教材教法研究(2)由近代運動訓練法談棒球基本訓練(3)國民體育外交之旅(4)健康長青之道(5)留日遊蹤(6)日本教育研究(7)現場校長學(8)經營力的時代(9)學校經營學(後三者為譯作)。他除勤於著述,更鼓勵同仁研究進修,出版「教學研究論述專輯」,並依工職新課程標準編寫新教科書,三年內依計畫完成紡織、染整二科共二十二冊,對高職教育有特殊貢獻。 白校友經營學校以民主領導激發同仁教育愛,溝通協調凝聚師生向心力,並致力營造師生舒適幽雅之學習、工作環境,加強校園美化、綠化,使「沙漠高工」從此成為歷史名詞。「花園沙工」不但花開處處、四季不絕,而且落英繽紛賽桃源。他曾於民國七十九年榮登杏壇芬芳錄,真是名至實歸。
陳金雄 (行政類)
南師48級特師科第二類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曾任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軍校教官 高雄工專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歷兼秘書、總務處主任、夜間部主任) 教育部科技顧問室研究員兼秘書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歷兼總務長、間部主任、兼代系主任、主任秘書、附設高工補校校務主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員兼召集人
精勤誠正襄校務 敬業樂群展長才
在邁入第廿九個年頭的教職生涯中,除教學、研究績優外,以長達十八年兼任高雄工專、成功大學行政主管,並奉借調教育部、國科會服務,績效斐然,使陳校友榮膺傑出校友;而他那完整的教學經歷,於教育界尤為難能。獲得這份榮譽,陳校友謙遜的表示:全拜我國教育迅速發展之賜、諸長官之厚愛與曩昔母校培植的深恩! 陳校友出身於高雄縣農家,於光復後自卅五年起,幸得接受祖國完整教育,勤奮進取,迄以中國新青年自許。各階學程,五育並進,敬師睦友,長期擔任班長,為日後行政兼職,奠立紮實根基。四十八年南師畢業後,返家鄉梓官國小任教三年;嗣獲保送師大升學,曾膺優秀學生及五十五級文學院代表。 師大畢業後,在省立左營高中實習一年。考取軍校教官,分發第二士官學校服預官役十三個月。旋應考聘於高市(煉油廠)私立國光中學,任教初、高中三年,任教班級曾獲五十七年廳辦抽考第一名。 六十年起,陳校友任教高雄工專(由省立、市立而國立),十年間,勤於教學、研究,撰有「荀子虛詞用法分析研究」、「顏之推研究」等多種著作,由講師、副教授而教授逐級升等;並歷兼執行秘書、總務處主任、 夜間部主任,表現傑出,六十九年榮獲高市改制後首屆特殊優良教師,並奉借調教育部服務一年。 七十年夏,陳校友應聘成大中文系任教,且歷兼重要行政職務,堅苦卓絕,以校為家,襄助校務發展,不遺餘力。本(八十)學年,復奉借調國科會服務,續展長才。 陳校友在各階段行政兼職中,不但有突破性之佳績,更有持續完美的服務,贏得長官、同仁之讚賞、師生之懷念;曾獲大功一次、記功七次、嘉獎十三次,於高等學府中,實為得之不易! 他,任教師─具有小學、國中、高中、軍校、助教以至教授等八張證書;服務單位─含縣立、市立、私立、省立、國立等各級學校,兼及中央部會,盡心盡力,落實耕耘。在百年樹人的教育長跑途中,是一位不斷奮勵、勇往向前的「南師人」!在未來的日子裡,但願陳校友能締造更為優異的成果,再為南師爭光。
蔡森煌 (行政類)
南師53級三專師資科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
曾任中、小學教師、組長、主任 高雄縣政府督學、主任督學 高雄縣梓官國中校長 台灣省中小學教職員福利會常務委員 高雄縣教育會理事長 現任高雄縣鳳山市忠孝國中校長
出錢出力 辦學績優
蔡校友是台灣省屏東縣林邊鄉人,生長於農村,具有刻苦耐勞儉樸習性,樂觀進取精神。他曾經參加初中教師及高中教師檢定考試及格,並通過教育行政人員普考及七職等教育行政人員考試及格。他於擔任中小學教師十一年之後,考入彰化師大輔導學系完成教育學士學位,並至政大教育研究所進修。他歷任國小、國中、高中校長、教育局長等,乃學經歷相當完整之教育人員。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他奉派擔任高雄縣梓官國中校長,將典型之鄉村國中經營為模範國中,受到學區家長敬重。為了有效運用社區資源,他以身作則,率先捐贈新台幣壹百餘萬元,充實學校經費,致力城鄉教育設備之均衡發展。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他奉調鳳山市忠孝國中,把原來學校外流嚴重的國宅社區國中,轉變成五育均衡發展,備受各界好評之學校。蔡校友不但辦學績優,而且服務熱忱,當選高雄縣教育會理事長,出錢出力,籌募貳百萬元會員子女獎學金,以獎勵會員優秀子女。蔡校友出錢出力,辦學績優,所到之處,極受學生家長之歡迎。
劉啟分 (學術類)
南師43級普師科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 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文學博士
曾任中小學教師,高雄文藻外語專校副校長 嘉義農專副教授、教授 嘉義師範學院教授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主任 現任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鑽研西班牙文學 獨鍾唐吉訶德
民國四十三年仲夏,唱罷驪歌揮別紅樓,服完兵役,在小學服務三年。為滿足求知慾,考進政大西洋語文學系,選西班牙為第二外國語文,由此埋下日後負笈鬥牛王國的引線。執教中學時獲獎學金,遠赴唐吉訶德的故鄉留學,在馬德里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奠定學術研究的基礎。 他潛心鑽研西班牙語文,面對五位博士論文口試官,以塞曼提斯的語言暢談「唐吉訶德在中國」。滿懷回饋鄉梓的雄心壯志,於民國五十六年束裝返國,應成大之聘擔任教席,以一展所長。 三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他總以經師兼人師自我鞭策,民國七十九年榮獲部頒大學校院「教學特優教師」獎。教學之餘手不釋卷,埋首窮研西班牙文學,經常參加國內外文學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出版專書著作,如「西班牙文學」、「中南美洲文學」、「西班牙文文法」等,並翻譯西班牙小說、戲劇、詩歌多種,在其專著「諾貝爾文學獎全集」裡,他翻譯六位西班牙語文得主的代表作。多年來筆耕成果不下三百萬言。在西班牙文學的領掝裡,他是國內少數有專精並著作豐富的學者之一。
蔡秋來 (學術類)
南師45級藝術科畢業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國家文學博士
曾任小學教師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兼城區部主任、夜間部主任、副校長 現任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兼教務長
精湛詩書琴棋 弘揚中華文化
民國四十五年蔡校友畢業於南師藝術科,後來又到文化大學碩士班與博士班深造,取得國家文學博士學位。他曾任國立交通大學與國立藝專等大專院校兼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兼城區部主任及夜間部主任、文大副校長等職。 多年來他被考選部聘為鐵路交通事業特考、郵政特考、臺灣省基層特考之主試委員與典試委員,並任總統簡派高普考典試委員,參與為國掄才之工作。此外,他又被國民大會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聘為師範教育研究委員。並應聘為新時代基金會顧問、中華論政學社會員、日本關西國際學友會顧問,及臺灣省立美術館作品審查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政風督導會報委員等。 蔡校友平日除積極從事教育行政與教學工作之外,同時致力於學術研究,編著英漢、漢英實用單位辭典,資科豐富,檢閱簡便,為一創新風格之典籍。他又編著英語音型典則及英文字彙拼組典則,為英語研究之力作。在其擔任華岡美術論文集之主編及中國文化大學出版之中華簡明百科全書美術類主編時,廣邀眾著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其中文著作有唐三彩的藝術觀、兩宋畫院之研究、夏珪繪畫藝術成就之探研及宋代繪畫藝術成就之探研等書,後兩書均獲國科會之獎助,後者亦獲嘉新優良著作獎。 由於蔡校友對我國繪畫藝術史論具有精深之研究,其相關著作受藝壇碩學之肯定,於民國七十五年榮獲中華民國畫學會所頒發之最優理論家的「金爵獎」。因懷持以文報國,以教育作為復興中華文化之職志,多年來撰寫甚多有關教育、藝術史論、文學思想以及中英文之譯著,引發國內外學者之同聲共鳴。
蔡崇名 (學術類)
南師51 級普師科畢業 南師專55級國小師資科畢業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碩士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
曾任國小、國中、高中教師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及國文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授
博覽群書 文壇巨擘
在南師六年的薰陶下,使他具有教育專業技能和獨立做事的能力。自民國五十一年踏出校門,始終堅守教育崗位,不論在中小學以至大學,皆以「南師人」自居,凡上課必講求教學方法,做事一定負責到底,三十年如一日,未曾廢弛,這大概是「南師精神」吧! 「南師人」另一為人稱道的進修精神,也在他的身上顯露無遺;他利用國小教書之餘,考上國中國文教師,又進入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夜間部;民國六十三年畢業即考入該校國文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其後又進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榮獲文學博士學位,登上學術顛峰,前後共計二十多年,皆利用課餘完成,可說得來不易。 民國六十五年,他以「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一書榮獲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第十屆中正文化優良著作獎」,備受學術界重視。其後在高雄師範大學教授書法,陸續發表論文,開啟書法研究的風氣,先後發表「宋四家書法析論」、「蔡君謨之學術」、「包慎伯書法探微」、「包慎伯書學思想及書法研究」等論文,皆獲行政院國科會獎助。復以「包慎伯筆法論探微」、「論書法真偽之鑑定」二篇獲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一九九0及一九九一年書法論文徵文入選獎。民國七十二年獲教育部聘為高級中學國文科課程標準修訂委員,並草擬「高中書法選修課程標準」,經常應邀擔任全國性及地區性書法比賽評審委員,又至各校作專題演講,對於書法教育的推展有極大的貢獻。 書法之外,他又以國文教學聞名,著有「中學國文教學析論」一書及論文數十篇,負責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區國文教學輔導工作;獲教育部聘為「高中國文教學五年改進方案」評鑑委員,多次應台灣省中學教師研習會之邀,作有關國文教學的專題演講,對促進中等學校國文教學的改革不遺餘力。他目前在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碩士班講授「中國書學研究」、「金石學研究」、「中國藝術史專題研究」及「春秋三傳專題研究」等課程,並指導研究生撰寫博碩士論文,深獲師生喜愛,為南師人樹立良好的楷模。
村山喜一 (服務類)
南師30級演習科畢業
曾任台南縣歡雅國小教師 日本鹿兒島縣議員、縣總評事務局長 日本國會對策副委員長、政審大藏部會長、眾議員文教、內閣 大藏委員會理事 在外財產問題審議會委員、國土總合開發審議委員 日本中央執行委員、財務委員長、國會對策委員長、總務局長 中央執行副委員長、皇室會議員、皇室經濟會議委員 眾議院物價問題特別委員長 現任日本眾議院副議長
發揚南師精神 服務人群社會
村山校友以南師人為榮,南師畢業後,將南師精神注入教育,培養無數學生,深受學生家長之讚揚。 他於返回日本後擔任教師,並擴大服務層面,爭取教師福利不遺餘力,頗受教師們的稱讚。 當選眾議員後,恪遵政治家的尊嚴,本著「無為自然,萬物齊同,知足知止,泰然自若」的佛教精神與老子的教訓作為政治的最高道德。他堅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去服務社會。 他主張賠償台灣兵撫恤,並親自到台灣慰問台灣兵遺屬,是一位極具服務熱誠之南師校友。